看陳金鋒引退之反思

台灣棒壇的指標性人物陳金鋒最近引退了,相信只要是在台灣喜歡棒球的人都感到非常不捨,所屬球隊甚至為了以示尊崇其地位,仿造美國體壇的慣例,為陳金鋒塑立了雕像,只是沒想到,雕像一揭幕,贊助商的字樣居然明顯大過陳金鋒的名字!

贊助商名比鋒哥還大 陳金鋒雕像挨批

表面上似乎很尊重陳金鋒才設立雕像,但實際上,骨子裡是完全的不尊重!

%e9%99%b3%e9%87%91%e9%8b%92

既然塑立雕像是仿效美國,那不如先談談美國文化。美國是一個很看重名校學歷的社會,為何?

因為除了靠背景入學的人之外,其他學生在名校教育的養成,是以文武全才為目標,也就是不只是要會唸書,課外活動也必須表現傑出,尤其是體育方面優秀的人士,更是受人尊敬。這種文武雙全的學生從名校畢業之後,成為各領域的棟梁,也同時是滋養其體育運動的養分。

反觀台灣的教育環境,過度的重視智育,只要考試考得好,其他方面一無所悉都沒關係,同樣的,這些很會考試的學生,從台灣的名校畢業後,將來也會成為台灣各領域的棟梁。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整天喊著要振興體育,喊了那麼久也只是淪為宗教式口號的原因,因為主事者、在上位者,根本就不是真心愛好體育!

要尊重一個職業選手,最好的方式就是認可他的實力!給他表現的舞台!

在美國大聯盟當中,不乏諸多超過40歲的選手還活躍在場上,表現絲毫不遜於一堆年輕選手,如馬林魚隊的鈴木一朗、紅襪隊的David Ortiz、大都會隊的Bartolo Colon、藍鳥隊的R. A. Dickey等,甚至於日本職棒都一堆超過40歲的選手,為什麼?因為他們的職業運動看重的是實力,只要有實力打到40歲又何妨,反之無實力,就算20歲也枉然。以實力作為上場的評量標準,無怪乎美日成為棒球強國。

bartolo-colon

但台灣呢?從張泰山被迫轉戰日本棒壇,到陳金鋒總冠軍賽坐冷板凳,再對照陳金鋒今年的成績,可以看出根本就還是當打之年!卻這樣就被迫提前引退,再假裝尊重做了一尊贊助商名字比本尊名字還大的雕像,看了真是為陳金鋒覺得不值,更為台灣棒壇覺得悲哀!

沒錯,台灣的市場確實小,職棒也只有四隊,薪資高的老將卡住位置,薪資低的年輕球員又怎麼有發展空間?但這完全不足以作為提前逼退指標性名將的正當理由!球員都會老,今天年輕的球員,誰想要在未來當打之年,只因形式上的年齡而被逼退?

但為什麼台灣還是堅持要提前逼退還在當打之年的一代名將陳金鋒

究其所以,就是教育的問題!主其事者沒有宏觀的長遠視野,這與成長過程中,太過注重智育脫不了關係,一個真心愛好體育的在上位者,豈會不知指標性名將在職業運動中所代表的意義?但現實上,很明顯,真的不知。今天逼退了陳金鋒,未來就是扼殺了整個棒壇的長遠發展!

 


發表留言